Search

翻到這張照片,好像咪哈喔天啊,我大笑。

我在咪哈這個年紀時也跟她一樣古靈精怪,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翻到這張照片,好像咪哈喔天啊,我大笑。

我在咪哈這個年紀時也跟她一樣古靈精怪,但我沒有她那麼伶牙俐齒就是了,也沒有她能幹,倒是比較像阿迪,大多呆呆地做自己的事。記憶中最常出現的童年片段就是畫圖,我好喜歡畫圖,我在地下室的白板畫圖、在圖畫紙上畫圖、在牆壁上畫圖、在筆記本上畫圖。畫過的圖我都記得,鉛筆的、蠟筆的、水彩筆的⋯⋯各式各樣。

然後我想到爸爸媽媽也曾經這麼大。他們也曾經這麼天真無邪、調皮搗蛋,用可愛的奶音說著自己喜歡吃什麼,然後盧他們的父母給他們吃,也許被應允,也許被罵。我想,被罵的機率可能比較高,因為那個時代窮,物資比現在匱乏。

三歲半的爸爸喜歡玩車車還是積木呢?他有玩具嗎?他最愛吃的零食是什麼呢?他有零食可以吃嗎?他的爸爸媽媽生那麼多小孩,沒有人管他的時候他在做些什麼呢?三歲半的爸爸會怕打雷嗎?三歲半的爸爸跌倒會哭嗎?
三歲半的媽媽呢?咪哈最愛穿的鞋是一雙銀色亮片裝飾的芭蕾鞋,而小時候的我最愛一雙綴有小花刺繡的麂皮鞋,那媽媽呢?三歲半的媽媽喜歡穿什麼鞋?她有鞋可以穿嗎?她是長頭髮還是短頭髮?喜歡綁什麼髮型?那時候的媽媽應該沒有幼兒園可以讀,而她的媽媽要伺候一家老小還要工作賺錢還要養小孩,三歲半的媽媽沒人顧的時候都在幹嘛呢?她會覺得孤單嗎?

想著想著我哭了。我們根本不了解爸爸媽媽,我們只是被他們生下來,就認為他們必須是個像樣的父母。他們有他們的童年與人生,但小孩只看到他們身為家長的那一份責任到底盡了多少。

事實上,當我們不再認為父母應該對我們負責的時候,我們才真的長大了;而當我們真的去看見爸爸媽媽不只是我們的爸爸媽媽,他也是他自己的時候,我們才有可能真的去愛他們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楊雅晴 生於台灣台中。 二十五歲赴巴黎攻讀鋼琴演奏。留學期間的某個夜裡突發奇想,覺得「親吻一百個人」很美,幾天後約了學攝影的朋友開始上街親吻路人、拍下一百張吻照,並記錄每一個吻背後的小故事。於2010年出版《百吻巴黎》。
楊雅晴,著有《百吻巴黎》、《親愛的女生》、《親愛的女生2》
View all posts